Youuxi Co., Ltd.
  • AI-Merc Copywriting
  • Content Marketing
  • Data Services
  • AIoT Blog
  • About

團隊最高境界,士為己者死

12/16/2017

0 評論

 
創業、團隊、合夥人、startup、創始人
圖片
丘吉爾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於是很多創業者相信獨行俠主義,信奉自己的人生哲學。但回頭看那些短命的企業,卻往往正是因為在創業初期沒有合適的團隊結伴而行,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很多人感嘆新東方的成功,羨慕阿里巴巴的地位,驚訝小米的爆發力,但鮮有人意識到這點 - 如果背後沒有聯合創始人無論高峰還是低谷的不離不棄,很難說企業會有現在的輝煌。對於初創團隊而言,合夥人比商業模式重要得多。
我認為初創企業的合夥人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超過你想做的市場方向。
我最喜愛的演員羅賓威廉姆斯說過,“這個人不知道是誰,這個人顯然是一個奮鬥者”。你能否找到馬雲做合夥人是非常重要的。
創業第一件事是要找合夥人,聯合創始人比你的商業方向更加重要。這一點,一般人理解不了。我在多年的工作,創業,投資的過程中遇到過無窮無盡的經驗智慧,讓我明白了這點。
圖片
一,為什麼要找合夥人?
創業為了什麼?當然為了成功。
但在創業路上還應該收穫合作夥伴,知己朋友,兄弟情誼。這是跟金錢與成功同等重要的東西。你的生命會因此感到更加充實,更加驕傲。
我在新東方的時候經常出差,一到外地我就感到空虛。當時我的太太孩子在加拿大,父母姐妹都在江蘇,北京就是俞敏洪,王強這些共同創業,合作打拼的兄弟們。北京有新東方,也有新東方的學生,有需要我,也有我需要的那些人。
多年以後,我和王強創辦真格基金,跟王強一起再次創業。我跟王強也經常會有觀點的衝撞。我會收到王強的信,對我提出批評,猶如我當年進場給老俞寫信批評他那樣。這些信都是關於真格基金的價值觀,原則,戰略的討論和爭論。
有這樣的合作者以及互相批評的文化,創業者和他的團隊才能保持堅定正確的戰略方向,保持旗幟鮮明的價值觀,保持激流勇進的戰鬥力,去打天下。
合夥人的重要性我講過很多,但是我希望講得再深一點。
曾經有一位海外頂級公司的頂級科學家來到我這裡融資。他已經得到國內同樣行業頂級公司的戰略投資,他說徐老師你的品牌好,給我一筆錢,我就啟動了。
圖片
這家公司是一個2B的公司,沒有合夥人,創始人拿著100%的股份。他是一位純科學家,不是那種市場營銷管理的角色。
我說你得找一個CEO。他說徐老師,我正在找。這時候我說,我說我告訴你,你絕對找不到。他說我給他30%的股份,我說你找不到,他說我給他70%,我說你也找不到。
為什麼?因為找合夥人,其實比找對象還難。你們都是創業者,想一想,你是跟自己合夥人在一起的時間長,還是跟配偶在一起的時間長?
你與合夥人,可能醒過來就通話,到了公司一直幹到晚上精疲力盡才回家,回家可能就睡著了。一天24個小時,16個小時是和創業者合夥人在一起的,而夢中你事實上都是跟合夥人在一起,而不是和配偶在一起。
你和合夥人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實際上超過了你和配偶的關係。
我告訴這個創始人,說你這麼高的地位,100%的股份,你再找一個人,一定找不到。
因為他要找的這個人是你的CEO,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會超過你的配偶,這麼重要的人,你只能在工作生活中“碰到”,而不可能“找到”,即使能夠“找到”,你們在一起磨合兼容的過程,也足以讓一家初創公司大傷元氣。
圖片
二,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合夥人?
這是“Good Will Hunting”裡的一句話:什麼是你的心靈伴侶?那些可以跟你較勁的,那些能夠毫無保留與你溝通的人,觸動你心靈的人。
只有合夥人,才有這種意願,才有這個資格,才有這種能力。只有這種人才能在最後,你失敗的時候,他跟你一起反敗為勝。否則,你百分之百的股份,我幹嘛要跟你一起承擔風險。
方法很簡單,我要做一件事,已經有了兩到三個人,不能太多。股份制,新東方的股份,我也可以講一講,老俞50,我和王強是10和10中,我們在漫長的新東方的創業的長征當中,我經常說一句話,我為了我的10%而戰。
當然,我是愛俞敏洪的。如果我們不是合夥人,如果新東方的利益不跟我們捆綁在一起,假如僅僅是為了新東方培養人才的理想,我早就去團中央了,或者是去紅杉了。正是因為我們的利益捆綁,我們才能在每一個艱難時刻一起挺過來。
情懷是什麼?情懷是理想。人不能說我這個值多少錢,明年又值多少錢,這個不夠。新東方是為了人才的培養,基金是為了每一個在座朋友創業的夢多了一個可以找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情懷,當遇到利益紛爭的時候,我們就會用更高的情懷,更高的利益,價值觀,責任感,這能夠化解許多矛盾。合夥人制度僅僅是利益捆綁還不夠,還要有夢想的捆綁,還要有價值觀。
我經常說兩句話。不要用兄弟情意來追求共同利益,這個不長久,一定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意。不能純粹為了理想去追求事業,但你的事業一定要有偉大的理想。這樣的合夥人制度才能長久。
一般來說70,30或者是80,20,或者是6,2,2,在中國應該有控制的,你一定要給你的合夥人1,2-個或者是3個。
圖片
三,如何解決沒有合夥人的問題?
如果你沒有合夥人,沒有一兩個核心團隊成員的話,最好不要成立公司。因為一開始就會注定這家創業公司的基因有問題。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先找人,再找錢。先有人,再有公司。
當你已經找到錢,再去找一個人的話,你已經是被市場定價的人。這時候對於隨後加入的合夥人來說,你給他多少都是一種給予,施捨,而不是說兩個人一起定價,一起尋找市場的承認。
第二,股權的分配要讓合夥人覺得他是你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在一個公司裡,老大拿著90%的股份,剩下三四個人,每個人一兩個點,這家公司基本做不大。
因為這時候那三四個人的心態不是老二,老三,而只是“小二”,“小三”。他只跟著老大在一起往前走,而不是作為公司的主人。
有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你有這樣的合作夥伴當然很棒,但這不是一個團隊的最高境界,因為士為知己者死,依然是被僱傭的心態,依然是我在為你幹活,就跟黑社會一樣。
團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團隊的最高境界是士為自己者死,不是知己,也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很簡單,當你的二把手,三把手,你的團隊,把你的事業當成他的事業,把你的身家性命當做他的身家性命,這時候這個團隊就會成為戰無不勝的鐵軍,任何利益,任何誘惑都打不垮,任何威脅都無法撼動的團隊。
早期在新東方創業時,我基本是每兩個月飛一次加拿大看太太孩子,呆兩週再回來。有一次因為什麼危機,我的飛機剛剛落地溫哥華,接到俞敏洪電話,我在家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飛了回來。但那時候,我從沒有覺得過累,不覺得煩,為什麼?
因為新東方是我自己的事業,我不是在為俞敏洪幹活,我在為自己幹活。新東方一路過來這種時刻很多,我和俞敏洪固然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結,但最重要的心態,還是“士為自己者死。”三駕馬車成為生命共同體。
對於一個創業企業來說,即使已經有一定的規模,幾十人,幾百人甚至更多,但真的要走得更遠,走得更深,就一定要有這樣的合夥人:不是創始人給了你活路,給了你機會,而是說,這就是你的事業,這就是你的未來,夢想。
圖片
四,創業者怎麼面對失敗?
創業本身是個滔滔不絕,生生不息的追逐之旅,和生命的本質一樣。
失敗之於創業的意義,如同死亡之於生命的意義 – 你們想想,有多少哲學家是以生命的終結為出發點來尋求生命的價值?又有多少宗教是以“往生”為終極目的來闡述生存之道?
喬布斯就曾說,“記住你即將死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在死亡面前,他才消除了一切喧囂浮華,看清了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
1.反思失敗是為了找到成功的意義
對於創業者來說,也只有定義失敗,認識失敗,反思失敗,才能真正去談論和把握成功。
現在最常見的對於失敗的討論,就是“已經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嬉笑怒罵中調侃失敗的過往,談笑間失敗灰飛煙滅,一笑泯恩仇。
這是人性對於失敗的恐懼感和羞恥感使然。但失敗的價值不需要成功來背書。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在創業成功之前,也就是失敗之時就討論失敗,坦然,燦然地面對失敗的結果,自信,自在地分析失敗的原因,才算是真正獲得了創業的勇氣和智慧,我們才能真正拜失敗為我們的“成功之母”。
剛才說到,反思失敗是為了找到創業的意義。那麼,在風起雲湧的創投浪潮裡,我們為什麼要創業?創業對於你們每個人,對於社會,國家,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又應該怎麼樣征服對於創業風險的恐懼,跨越對於創業失敗的沮喪?
我先來講一個故事:在直播崛起的時候,真格也投資了一家20多人的直播公司。有個朋友是一個傳媒界大公司的高管,我鼓勵他加入這家創業公司。
朋友聽了我的提議,臉上顯示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他說小平,有沒有搞錯!我現在工作穩定,家庭幸福安逸,你讓我放下“金飯碗”去這麼小的一家創業公司,萬一倒閉了怎麼辦?這不是存心坑我嗎?
圖片
我對他說:這家公司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花椒,映客,成為10億美元的獨角獸。但它確實也有可能會垮掉,讓你流離失所。但記住:從根本意義上,我讓你去的不是這家公司,而是一個新興的行業。
直播行業,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新技術革命帶來的媒體的變革,將產生遠遠超過傳統媒體的就業機會和財富機會。把我推薦的這家公司,當作進入一個新時代的山門,你會為你的選擇慶幸而驕傲。
後來,這個朋友還真的加入了這家創業公司。不久之後,這家公司果真沒有如願做成。但這位朋友告訴我,在他有意離開這家公司之時,直播行業的頭部公司紛紛向他發出邀約,請他去做高管。
這個朋友在一家“失敗”的創業公司,實現了人生的飛躍。他不是去企業撈金,而是把自己變成了純金。他不是放棄了傳統媒體的過去,而是擁有了新媒體的未來。
個案不足以說明一切。但我這個朋友的故事,代表了這個時代職場人才蛻變和昇華的經典模式。
優步中國雖然在共享出行大戰中敗給了滴滴,但它卻成了為共享行業培養頂尖人才的黃埔軍校。
一家創業公司倒下,無數行業精英崛起。這樣的故事,在電商,團購,共享出行,共享單車,直播等等新興行業都在上演。
2.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
我過去曾經說過,“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只要他不放棄”。這不完全準確,更為準確的是,公司可能會倒閉,但行業卻基業長青。
圖片
之所以說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是因為你創業,創的不止是自己的事業,而是一個行業,你自己的事業可能會失敗,但你卻獲得了在全行業獲得成功的優秀競爭力。
只要你做人不失敗,即使你的公司倒閉了,同行也必定會來邀請你加入。對於創業者和創業公司的員工來說,階段性的風險換來的是終身武藝,在創業公司之間的流動和“移民”之中,在行業的水漲船高之中,人的價值也在成倍成倍地增長。
所以,創業到底有沒有風險?
創業失敗,確實會帶來刻骨銘心的痛,但你的失敗,意味著你獲得了在新經濟洪流裡搏擊風浪的資本。創業經歷,即使是失敗的,也依然是一筆寶貴財富。
我們希望這個時代不再認為創業失敗是一種沉重的代價,一種難以啟齒的醜聞,而把它看作一種潛伏,一種養精蓄銳,蓄勢待發。在創業的藍海裡,失敗只不過相當於嗆了第一口水而已,而遠方海岸線的壯麗風景依然在向你發出召喚。
創業有風險,行業永留存。創業有風險,創業得永生!我們應該把創業失敗,理解為是離創業成功更進一步的喜訊。對於風險和失敗的恐懼,是瀰漫著整個中國創投領域最後一道烏雲。
通過失敗研修院,我們希望驅除這最後一絲陰影 – 假如我們都能把失敗看成是成功的一個過渡,把自己特定公司的塌方看成是通往普遍行業的橋樁,那整個社會對於創業風險的觀念和認知,也會發生革命性的變革。
創業成功固然可喜可賀,創業失敗,同樣是人生點石成金的瞬間。
圖片
五,影響你人生格局的清單
1.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
在離開學校以前,就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世界很大,變化很快。你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絕對不足以幫助你建立一個廣闊的視野。
你必須養成隨時隨地跨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探索那些與自己的專業貌似無關的知識新邊疆。
2.在人生大事上學會運用經濟學思考模型。
人的價值高低取決於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所以,無論做什麼工作或者選擇和誰一起生活,都要把事情做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程度,這是對自我價值最好的保護和經營。
圖片
3.利他和利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應該把不計回報地幫助他人,變成自己的一種本能。
所謂成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他人的需求。利他的範圍越大,就越接近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反之,想要在越大範圍內成就自己,就越需要得到來自更多人的力量和認同。所以,利他精神發展到極致終究是成就自己。
4.我家裡掛了一幅字,上書“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英雄自風流”。本色,真情是人的重要品質。
在人生的一些重要時刻,一定要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情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你的真情實感。沒有什麼比本色示人,真情待人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了。
5.就金錢而言,成長性比絕對值重要得多,結構性比起步點重要得多。
要盡量選擇那些能夠給自己帶來槓桿性收入和“收入本身帶來收入”的工作。
所以,與其拼命尋找一份領取高額工資的職業,還不如參與一家靠譜的創業公司,學會用互聯網把自己的能力產品化,研究這個時代新產生的財富創造機制,才會更有可能接近財務自由。
圖片
6.金錢的作用有其“臨界值”。
在達到這個臨界值之前,金錢是和個人幸福感正相關的,所以必須尊重和重視金錢的基本價值。
使自己成為一個體面的人,這是你參與社會交往的前提。
但是,一旦突破這個臨界值(美國人的研究是年收入7.5萬美元),金錢就不再直接創造幸福感,而是變成一種工具,把這個工具的力量最大化成為它本身的目的和意義。
7.人生遠比我們想像得漫長,所以不爭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一切機會和挫折都放到盡可能長的週期裡來思考。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當年高考一共考了三次,作為一個年輕人,在當時所經受的壓力和摧殘是不可想像的,可是站在今天回頭看,那只不過是非常非常短暫的一個瞬間。
8.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鬆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別猶豫,選那件難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每次都是那件更難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我所認識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9.在任何一個領域,輸出能力最強的那些人都會摘走最大的紅利。
無論是寫作,還是演講,你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強化培養至少其中一種輸出能力,並且長期堅持向外界輸出自己的思考和觀念,直到成為市場中最強的前20%。
10.時間是每個人與生俱來所持有的唯一且最重要的資源。
但時間並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產生同樣的回報。你必須有能力做出取捨,把時間投入在那些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同時承受可能由此帶來的遺憾。
圖片
當然,什麼最有價值,見仁見智,就我個人六十年的人生感受而言,依次排序是:持續的學習發展自我,友情,成就那些比我年輕的人。
11.強化自省能力。
自省是人防止精神衰老,事業衰退的秘訣。自省的能力來自不斷學習。

本文轉自筆記俠 – 徐小平:士為己者死,才是團隊的最高境界

歡迎轉載「有戲數位」文章,感謝您尊重著作,分享知識。
合作商談請留言給葉佩雯小編,註明聯絡窗口、電話及目的,謝謝。
youuxi.com | 有戲數位 – 跨境內容行銷的好幫手

圖片
0 評論



發表回覆。

    葉佩雯

    小名軟文或業配文,置入性行銷的始祖,廣告主的好搭擋,消費市場的傳聲筒。

    封存檔

    五月 2018
    三月 2018
    十二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uisuooh.com

aimerc.com

hionepce.com

sunnyfate.com

funnpen.com

Copyright Youuxi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8
  • AI-Merc Copywriting
  • Content Marketing
  • Data Services
  • AIoT Blog
  •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