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俗稱機器人,接下來還要瘋狂碾壓哪些行業? 自“深藍”幹掉國際象棋霸主卡斯帕羅夫,到不久前“阿爾法圍棋”的升級版“大師”(主)砍瓜切菜般地血洗圍棋界,江山易主看來已成定局。行業規則需要徹底改寫:棋類這東西當然還可以有,但職業棋賽不再代表最高水準,專業段位將降格為另一類業餘段位,只能用來激勵廣場大媽舞似的群眾遊戲最精彩的博弈無疑將移交給機器人,交給它們各自身後的科研團隊 – 可以肯定,其中大部分人從不下棋。 翻譯看來是另一片將要淪陷之地。最初的翻譯機不足為奇,幹出來的活常有一些強拼硬湊和有三沒四,像學渣們的作業瞎對付。但我一直不忍去外語院系大聲警告的是:。好日子終究不會長了二○一六年底,谷歌公司運用神經網絡的算法(算法)催生新一代機器翻譯,使此前的錯誤大減60%微軟等公司的相關研發也奮起直追,以致不少科學家預測二〇一七年最值得期待的五大科技成果之一,就是“今後不再需要學外語”(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事情似乎是,除了文學翻譯有點棘手,今後涉外的商務,政務,新聞,旅遊等機構,處理一般的口語和文件,配置一個手機APP(應用軟件)足矣,哪還需要職業僱員? 教育界和醫療界會怎麼樣?還有會計,律師,廣告,金融,紀檢,工程設計,股票投資……那些行業呢? 2017年10月5日,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現場。圖片出處:視覺中國 美國學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是個樂觀派,曾炫示維基百科這一類義務共建,無償共享的偉大成果,憧憬“數字化的社會主義”。阿里巴巴集團的馬雲也相信“大數據可以復活計劃經濟“。但他們未說到的是,機器人正在把大批藍領,白領掃地出門。因為大數據和”雲計算“到場,機器人在識別,記憶,檢索,計算,規劃,學習等方面的能力突飛猛進,正成為一批批人類望塵莫及的最強大腦;並以精準性,耐用性等優勢,更顯模範員工的風采新來的同志們都有一顆高尚的矽質心(芯):櫃員機永不貪污,讀臉機永不開小差,自動駕駛系統永不鬧加薪,保險公司的理賠機和新聞媒體的寫稿機永不疲倦 – 除非被切斷電源。
1 評論
|